旺報【記者許昌平╱綜合報導】

大陸近期各類「花樣翻新」的信用風萬聖節素材險事件成為金融市場及社會的焦點,銀行無疑是最大的受害者,路透報導,千奇百怪的特色違約集中顯現,信用風險事件由點狀向系統性擴散,市場形容這種現象為「中國債券市場的信仰崩塌了」。

大陸債券市場契約精神頻遭挑戰,已經損及信用債市場長遠發展,除了債券到期無法兌付外,最新發展是手握大量現金的地方政府城投平台、或國營企業為了降低融資成本,打算「提前兌付」未到期債券。天風證券指出,近期發生的中鐵物資、河北和海南提前兌付等信用事件的發生,可算是在這個領域投下了「信用炸彈」。

據不完全統計,僅今年前2個月,債券違約事件已接近2014年全年債券違約數量。海通債萬聖節造型券資料顯示,近年來債券違約速度明顯加快,而且多數懸而未決,自2014年3月,主要債券品項已有25檔債券實質性違約,涉及16個發行人,其中2016年以來已有11檔債券違約。

在債市,銀行通常會扮演作承銷商的賣方角色和投資人的買方身分,信用風險爆發,銀行無論是哪個角度都是最大的受害者。一位中兒童教育課程型商業銀行投行部人士指出,作為承銷商,銀行主要收取的是投行中間業務收入,但卻承擔了更多的責任,按法理,債券違約都應該找發行人,但問題是發行人不還錢也沒有錢,那就誰能出錢就找誰,只得逼銀行還貸款。

而作為買方身分的銀行目前更加惶恐,近期的「債轉股」成為懸在銀行頭上的一把劍。一位監管人士指出,為當前有債務違約風險的國企進行債轉股,對其他債券投資人是有利的,但對銀行肯定不好;銀行信貸轉股後,等於把優先償還權讓渡了,銀行除了沒有了利息收入,未來可能還要維持企業營運、償債、養活職工,還要貼錢,最後可能成為「殭屍銀行」。

萬聖節裝扮萬聖節妝68631546DB3EF842
arrow
arrow

    cqc484w2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